- 肖巍;吴田;吕辉;
为实现电化学领域人才培养与国家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,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失衡问题,着力构建应用电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。基于“知识-能力-价值”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,通过深入挖掘思政元素、重新构建课程内容体系、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,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,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应用电化学课程中,旨在为理工思政提供理论与实践范式,培养兼备专业能力与品德修养的新时代人才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44-4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09K] [下载次数: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翁方青;邓樱花;陈功轩;孙建明;张强;张宇;吴田;
在数智技术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时代浪潮下,传统《药物分析》课程面临教学内容碎片化、思政元素融入不足、评价体系失衡等发展瓶颈。以“以学生为导向”为核心理念,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知识图谱,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探索。创新性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“一体两翼”课程内容架构,以药物分析核心知识为主体,借助知识图谱的关联分析能力,动态拓展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两翼;通过“一节一故事,一章一思政,一篇一设计”的融合策略,利用数智化手段将思政元素深度嵌入专业教学全过程;打造数据驱动的“四元过程性”评价体系,借助知识图谱的知识推理与可视化功能,全面覆盖学习过程各环节。依托学习通平台的智能数据分析、个性化学习推荐以及知识图谱的智能导学功能,结合线下深度互动教学,有效突破传统教学困境。该教学模式不仅显著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,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,还推动教师团队教学水平进阶,为数智时代理工科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范式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50-55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27K] [下载次数:1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 - 唐勋;吴兵;张宁;张全伟;
通过量化实验对比传统线下学习、混合学习及人工智能(AI)混合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行为与效果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人工智能混合学习组(AI组)展现出最显著优势:其高绩点组(AIa组)课后学习时长较传统线下组(Ca组)提升86.7%,章节测试总成绩均值提升45.77%,且主观题得分与高阶思维能力均显著优于线下学习组。AI技术通过移动终端整合碎片化时间,优化资源配置并契合艾宾浩斯遗忘规律,有效促进知识巩固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56-6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98K] [下载次数:7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鲁松松;杜维波;王旭虎;
“林业生物技术”作为高等农业院校面向林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,面对教学内容多、学生基础薄弱、学时有限等问题,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针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。通过精选教学内容、改革课程结构,结合实践式、问题式、开放式、翻转课堂等多元化教学方法,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。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自豪感,培养德才兼备的林业科技人才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62-6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66K] [下载次数:8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 ] - 刘文军;于维天;孙运周;靳海芹;
针对数学物理方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,提出从数理结合、机器辅助和数形结合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。数理结合策略将数学表达与物理意义深度融合,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;机器辅助策略利用Mathematica等科学计算软件,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,减轻学生负担,使其更专注于概念理解与应用;数形结合策略通过结合数学结果与仿真图像,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,帮助他们把握参数的物理含义及其对解的影响。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升教学效果,激发学生学习热情,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,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67-7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87K] [下载次数:1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朱延松;李宪华;
为解决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课程内容更新滞后、视觉识别等前沿领域知识匮乏、缺乏学科交叉知识等问题,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人员视觉识别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课程教学方法,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接触视觉识别领域的前沿知识,拓宽跨学科背景,深刻理解视觉识别原理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,帮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视觉识别领域的知识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74-8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543K] [下载次数:1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葛徽;江明明;郭宇燕;
传统密码学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、教学方法单一、教学资源与平台不够智能化以及课程思政融入不足问题。在课程教学中融入AI技术,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实现个性化教学,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,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。AI存在缺乏创造性思维,无法生成或形成具有创新理念、独特思维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思路,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等局限性,也存在智慧化教学平台基础设施要求高、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困难等挑战。最后总结了AI技术在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全过程,包括课程教学设计,课程教学实施、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,为教育工作者运用AI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提供参考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82-8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43K] [下载次数: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章丽玲;雷建军;
在AI技术深刻影响教育变革的背景下,程序设计课程面临学生学习动机弱化、学用脱节等挑战。本文提出面向AI时代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框架,通过“教学理念重构—教学内容重组—教学模式创新—教学服务优化”四维联动,系统提升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,促进计算思维的养成。该框架将现实问题抽象(R-A模型)与问题驱动项目结合,强化学生的抽象建模和编程实践能力,采用分层分级和个性化反馈机制,破解学生学用脱节难题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89-9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92K] [下载次数:6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张祖满;李莎;胡森;杨静;杨景文;杨茜;
基于天文学这一综合性学科,探讨大中小三阶天文科普课程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融合策略。依托基础天文教育基地,创建面向小学、中学、大学师范生的分层次天文科普课程体系,涵盖从星座知识到天文观测等内容。同时,构建高校、地方与中小学三位一体的科普合作发展机制,提升科学教育质量,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。通过虚实结合的教育模式和多方协同机制,推动天文科普课程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,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94-9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077K] [下载次数:11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李芷涵;刘晓亮;
为贯彻落实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,推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创新融合,武汉东湖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在“三全育人”视域下从构建思政课程改革方案。护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设计原则、具体策略、保障措施等方面汇报教学改革成效,为高等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99-10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81K] [下载次数:20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 - 洪妮;王三保;
针对高校智能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够、思政元素融入不佳、课程思政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提出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智能体育课程思政中的引领作用、在智能体育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和谐思政氛围、培育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能力及专业核心素养、健全机制强化高校智能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果,助推高校智能体育课程思政的顺利实现。
2025年08期 v.42;No.339 104-10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979K] [下载次数: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 ]